杜修蘭
一九六六年生,湖南省人,中興大學合經系肄業,現旅居加拿大。
她以《逆女》一書榮獲第一屆皇冠大眾小說獎百萬首獎,開始在文壇上嶄露頭角,之後《逆女》又被改拍成電視劇,引起廣大迴響。她的作品取材多元,《默》是以台灣戰後為歷史背景,深刻描繪出當時的人民生活,並以此文獲得第十九屆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。
新書《沃野之鹿》則是她寫作視野再度擴大之作,將台灣平埔族的歷史加入於文學小說中,藉由數代女性的生命歷程,追索一個族群的消長,無論人物塑造及鋪陳,都值得讀者細細咀嚼,回味再三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杜修蘭,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之一。
我對台灣本土的作家有一種莫名的偏好。是那種對語言熟悉,對文化的共鳴。可以透過台灣文學家的一字一筆一起露出會心一笑,或心裡跟著默默點頭。
第一次接觸杜修蘭的作品是十幾年前的「逆女」,後來被翻拍成電影。
我依稀記得,我在誠品翻閱著逆女…一連三天,忍著站著的腿酸、脖子的疼痛及手錶上時間的追趕,我在誠品花了三天站著看完了逆女。
最後,拿著書走向櫃台結帳。
溫哥華的月亮,是她旅居於加拿大的作品。
透過故事中幾個女人的構成,巧妙地告訴讀書移民到國外的華僑社會的全貌。寫實但卻又稍帶著嘲諷的意味,最後用了女主角成功的事業當作是一個激勵人心的結尾。
很喜歡杜修蘭流暢且寫實的筆調,在小說中總能精闢地剖析著各主角的心境及背景。
在台灣的精英份子移居到了國外,是該怎麼如何面對異國文化衝擊的窘境 ? 在同是台灣朋友間的優越感又是來自於那裡?
杜修蘭恐怕是住在溫哥華裡默默觀察著這群可愛的台灣人,因此有滿滿的感觸。
書中很現實地告訴我們,在那樣的移民社會中,你該如何去衡量及跨越「自尊」與「錢」的天平,在過程中的矛盾與掙扎及台灣人特有的愛面子問題。
最後,徹徹底底粉碎了移民夢。
這該是一件好事吧。
杜修蘭在完稿後,嘴角不禁上揚了。
公告版位
- Aug 17 Mon 2009 02:29
溫哥華的月亮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